未来中国碳市场年交易量将超30亿吨

eee0

2017年中国将建立碳排放的交易体系。9月6日,北京环境交易所总裁梅德文在上海举行的“绿色金融国际研讨会”上表示,2013年中国开始试点碳交易以来,目前已经有7个试交易点,包括中国GDP第一大省广东。不过,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因为区域分割了碳交易市场,交易量并未呈现规模性。截至今年上半年,三个完整履约期共交易6758万吨,交易金额23.25亿元,与欧盟等国家存在差距。

梅德文指出,明年将7个交易点统一后,实行强制排放和交易,中国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据测算,未来我国碳市场的年交易量大约将达到30亿至40亿吨。而作为一个大市场,梅德文认为,碳交易价格不能过低,必须体现其稀缺性。

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市场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大体制创新,能否准确理解并发挥好市场机制在全国碳市场中的作用,决定了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成败。

中国到底怎样做才能建立起一个透明而真实的碳交易市场?梅德文认为,必须把握三个方面:

其一,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其二,激励机制必须做好;

其三,必须有开放的环境。

“中国碳交易市场必须与国际接轨,目前我们正在研究一个课题,试图将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碳交易市场实现一体化,也就是如何让东亚碳交易实现一体化。”梅德文认为,只有将政府、企业和交易所三方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透明化的碳交易市场。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2017年我国将统一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除了现货市场,若还能发展期货市场,全国碳市场规模最高或将达4000亿元。(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