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预计将于2017年正式启动。在多个试点并存的格局下,全国碳市场的形态成为一个待解的命题。”中央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区域转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 中心主任助理陈波在7月12日 “2016中国绿色产业景气指数体系”发布会上表示。
长期投资价值看好
发布会推出的首个中国碳市场信心指数(简称CMCI)是由碳金融实验室编制,用来跟踪与评估市场参与者对中国碳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期和信心。CMCI通过分析早期投资者对全国碳市场的预期,对全国碳市场的形态进行预估,并基于投资者的预期设计一套风险管理工具,从而减少决策者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助于全国碳市场顺利启动。
2016年CMCI从碳市场的价格波动、需求意愿、风险认知、投资信心等多个维度设置了17个问题,以全面了解主流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和预期,并针对全国碳市场的价格预期及影响因素,设置了5个补充问题。基于以上的22个问题构建了CMCI指数体系,包括总指数,以及四个子指数(价格指数、需求指数,风险指数和投资指数)。
2016年CMCI总指数为61.2,略高于荣枯线(50),其中价格指数为55.4,需求指数为54,风险指数为58,投资指数为77.6,均高于荣枯线。
“尽管全国碳市场尚未公开明确的制度框架和实施路线,但试点市场的早期参与者已经初步形成了对全国碳市场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判断及共识。”陈波说,由于碳市场流动性不足,市场总体规模较小,波动尚未形成规律性等原因导致碳市场环境并不理想,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有限。
不过,长期投资价值看好。投资指数77.6表明决策层成功的向市场传递了稳健的政策预期。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已形成强烈的共识:碳市场很有可能成为百亿元以上规模的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新兴大宗商品市场,甚至“82%的参与者认为碳市场能够成为重要的、新的社会投资领域”。
碳市场有望达到百亿
CMCI预计碳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00亿元-500亿元。但从需求指数来看,未来6个月内流动性不足问题仍将极大困扰碳市场的发展,有高达48.9%的管理者计划维持现有仓位,低流动性稳定格局不利于全国碳市场的建立。
“流动性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者缺乏不断上涨的价格预期以及交易获利的信心。”陈波说。
尽管碳市场被普遍视为高风险的政策性市场,但市场参与者一边倒的相信2017年启动全国碳市场是个大概率事件。
CMCI指数对计划2017年启动的全国碳市场进行了价格预测:配额预期价格为26元/吨,CCER预期价格为11元/吨。对价格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是配额总量、有偿分配比例,CCER数量,其他的关键因素包括化石能源消费量、GDP、化石能源价格等。
目前碳市场尚未形成价格共识,仅有不到一半的市场参与者认为本地区配额价格水平处于合理区间。而CMCI这个结论对试点市场的有效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全国碳市场仍然难以找到可信的价格基准。而根据CMCI对全国碳市场价格的预测,上海、广州等试点的价格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
“要打破流动性不足导致的价格指数和需求指数双低的困境,只有通过全国碳市场建立才能实现。”陈波说,全国碳市场的构建是一个不断迭代,利益相关方不断博弈的过程。由于试点的存在,它并不是一个推倒重建的体系。
碳金融实验室课题组认为,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应当符合市场规律,尤其是尊重投资者的需求,试点市场的早期参与者已经初步形成了对全国碳市场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判断及共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信息应当包含到全国碳市场的设计中。
文章:中国能源报